潮汕风景(汕头)
点击数:49772014-02-20 22:28:51 来源: 潮汕武术网
汕头市人民广场
全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汕头。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韩江、榕江、练江出海口,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称,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49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137万人。现辖金平、龙湖、澄海、濠江、潮阳、潮南6个区和南澳县。 汕头自然条件优越。位于北回归线与南海交汇处,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C,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降雨量1672.25mm,湿度82%,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区域之一。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天然良港众多。汕头不仅是粤东的中心城市,也是粤东、赣东南、闽西南的商品集散地,处于“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经济圈的重要节点,也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西岸经济带的重要连接点,拥有亚太地缘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汕头港临近西太平洋国际黄金航道,距香港、台湾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头是著名的侨乡,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乡亲有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归侨、侨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属200多万人。与海外交往的独特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981年,汕头设立经济特区,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汕头对外商贸历史悠久,经济外向度高。汕头于1861年正式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载商埠”之称,商贸历来比较发达,曾出现“商贾云集,楼船万国”的繁荣景象。1921年,汕头设市建制。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业群落,经济实力雄厚,影响力巨大。
汕头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汕头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以精耕细作闻名,有“种田如绣花”之喻。潮汕地区历来人文荟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浓郁地方特色,别具一格。以潮汕历史文化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潮学”研究广泛深入开展,影响深远。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充分发挥特区和侨乡优势,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一个新台阶,社会文明程度日益增强。先后进入“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40.92亿元,增长11.6%;工业总产值1469.9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4.93亿元,增长18.6%。
【地理位置】 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 三角洲南端,东北接潮州市饶平县,北邻潮州市潮安县,西邻揭阳 普宁市,西南接揭阳市惠来县,东南濒临南海。 全境位于东经116°14′至 117°19′,北纬23°02′至23°38′之间,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 高雄180海里。历来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 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华南之要冲,岭东之门户”的美称。
汕头北回归线标志
位于汕头大学以北5公里处,的北回归线标志塔,建于鸡笼山腰,高13.6米,底宽30米。以“北”字形状支架支撑一个直径5米的地球仪。每年夏至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可看到阳光从地球仪中间的小孔,映在地面上的圆影,几分钟后事过境迁。自此日光逐渐南迁。地面上将无形的北回归线画为有形。
你可以脚跨回归线,一脚在温带,一脚在亚热带。附近还有夸父亭等供人们休憩。站在山颠可以西望牛田洋,东瞰鸡笼山的圆锥形的火山地貌。交通:从汕头大学沿206国道向西北行驶5公里即到,途中经过龙泉岩。
潮汕星河大厦(位于汕头市林伯欣广场)
汕头海湾大桥

汕头礐石大桥
位于汕头市区西部,是继海湾大桥后又一座连接汕头市南北城区的大型桥梁。大桥为钢筋混凝土斜拉桥,全长3500米,比海湾大桥长1000米,桥宽30米,双向6车道,主桥两侧设观光人行道,主跨通航净高38米,比海湾大桥低l米。礐石大桥的建成将与海湾大桥形成跨海交通环线,对推动和改善汕头市投资环境和发展经济起到重大的作用。
汕头中山公园
于1926年奠基兴建,1928年8月28日建成开放,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面积6.3公顷,是汕头市现存建园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为纪念中山先生而作,是中国内容最丰富且最有地方特色的近代园林。
汕头礐石风景区
汕头礐石风景区
汕头礐石风景区
礐石风景区位于汕头海湾南面,由沿海台地和43座山峰组成,具有海、山、石、洞和人文景观等综合特色,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规划为六个景区,即啸石景区、塔山景区、焰峰景区、香炉山景区、笔架山景区、苏安景区。景点比较集中在塔山景区。 登临山峰上的飘然亭可以鸟瞰汕头海湾景色,但见群鸥飞翔,百舸争流,令人心旷神怡,飘然若飞。从渡口沿桃花涧上行,右侧为一清澈水潭,左侧为南国老建筑,有外国领事馆旧址、教堂、海关和著名的金山中学等。山脚下有三个连着的石洞,一缕泉水从洞内汩汩流出,该洞即为龙泉洞。从龙泉洞上行,经桃源山庄,沿新开公路可直达山颠,景色豁然开朗,正面是海湾大桥,左面是秀丽的内海,右瞰是浩淼的外海。 景区东端是天坛公园,里面有亿万年海水雕琢的成的天然石林,令人叫绝。天坛公园附近有梨山圣母庙,为七层塔楼,颇似侗族的鼓楼,旁边还有九天娘娘庙,这两座庙被统称为"白云尖大庙"。 礐石风景名胜区是风景绮丽、丘峦簇拥、怪石奇峭,古朴的民居与殖民地洋楼并存,海湾环抱的亚热带植物为特色的滨海自然风景名胜区。以"海"、"山"、"石"、"洞"为景观构成要素,具有"雄"、"奇"、"秀"、"幽"特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雄——礐石风景区内塔山、焰峰、笔架山、香炉山层峦迭嶂,海阔天空,磅礴苍溟,气象不凡,构成了"云翻峻阁千层浪,袖拂兰台万里风"的雄伟壮观场面。塔山的摩崖石刻"春潮八百里,南国第一州"、"海纳三江,气吞百粤"、"云衢天街"、"百载商埠,楼船万国",形象的表述了礐石气魄雄浑的特征。 奇——礐石的石景以其独有的花岗岩地质地貌为基础,球状风化使岩石形态各异,或洞、或穴,鬼斧神工,雕镂百态,出奇制胜,可用"山岩多胜景,洞府独称奇"来赞美这奇妙绝伦的景观效果。秀——礐石的风景山清水秀、云影海涛、鸟语花香,秀丽的亚热带风光,景色非常迷人。如桃花涧水波不兴,曲折深邃,小桥流水,修篁异卉,有江南水乡之秀美,更多潮汕风情之隽秀,令人回味无穷。幽——礐石的风景洞穴幽奥,山岩幽境,石阶通幽,层次幽远,清静幽然,都突出"幽"字。塔山的垂虹洞、焰峰的幽谷松涛,均是品"幽"的绝佳所在。
南澳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