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潮汕武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段位长拳列入全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1)

点击数:19732015-07-05 23:10:19 来源: 潮汕武术网

                          

 

   从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获悉,2015年全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增设了段位长拳比赛项目,这是去年5月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印发《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以来,首次举办此类赛事。

  总局武管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高度重视今年的全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将这次比赛作为检验武术段位制进入中等学校成效的考场,同时把这次赛事作为各校交流校园武术段位制推广经验的现场会,还将作为继续努力贯彻落实《规划》的加油站。目前,有关方面已要求中国武协会员单位,各省(区、市)和武术之乡,以及各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武术学校段位制管理部门,积极组队参加2015年全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段位赛。

  据了解,这次中学生段位比赛的内容包括段位长拳一、二、三段单练和对打套路的团体赛与双人赛。团体赛分ABC三组进行比赛和录取名次,前三名依次颁发金盾、银盾、铜盾奖;双人赛在A组、B组、C组中再分男生、女生和年龄组分别录取名次,前3名依次颁发金、银、铜牌。

全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将于731-82日在内蒙古包头市举行,目前已开始报名,报名截止时间为715日。包括参赛办法、竞赛办法、比赛项目、比赛形式与录取办法的2015年中国中学生武术锦标赛段位赛相关信息,可以在中国武术段位制官方网站(dw.wushu.com.)、教育部学生体协中国学生体育网(https://sports.edu.cn)查询。

长拳

长拳是汉族传统拳派之一,属于北派武术。一般将查拳、华拳、炮拳、洪拳等均列入长拳。中国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在的长拳是近三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拳种,它是在查、华、炮、洪、弹腿、少林等拳种的基础上,根据其风格特点,综合整理创编而成。

 即传统北派武术中一部分拳术查拳华拳炮捶红拳均属长拳之列。古代也有专称长拳的拳种现代新编国标武术长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拳种,在武术运动中影响较大,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国标武术长拳吸取了查、花、炮、红诸拳种之长,把长拳类型的手法、手型、步型、步法、腿法、平衡、跳跃等动作规格化,按照长拳运动方法编成各种拳械套路。它的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动作灵活快速,出手长,跳得高,蹦得远,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动迅静定,节奏分明。是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之一。长拳适合于青少年练习。从编排上看,它既有适合于基础训练的一面,又有适合于竞赛、提高的一面。它的内容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还有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伸屈、直摆、扫转、击响等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跌仆、滚翻动作。

历史渊源

 长拳一词最早记载于明朝戚继光《纪效书·拳经提要篇》中: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势长拳。清朝中叶,又有太极长拳一百零八势的流传。王宗岳的《十三势歌》中说: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这里所提长拳实为太极拳,与当今长拳内容相差甚远,是两种内容、特点截然不同的拳种。

主要内容

长拳内容包括基本功、单练套路、对练套路。单练套路分为两种:

(一)规定套路:国家体委统一制定,分为甲组、乙组、丙组(初级)。每组均有长拳、刀术剑术枪术棍术五种套路,每个套路由不同难度和数量的规定动作组成。

(二)自选套路:为了适应竞赛和提高的需要,武术竞赛规则规定对自选套路的动作数量、组别。规格、完成套路时间都有统一的要求。如内容至少包括拳、掌、勾三种手型;弓、马、仆、虚、歇五种步型和一定数量的拳法、掌法、肘法和不同组别的腿法及平衡、跳跃等动作;完成套路的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使长拳套路运动在动作结构、布局安排和速度、难度、腾空跳跃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创新,使长拳类的拳械套路成为武术竞赛的主要内容。随着武术的发展,对长拳运动的训练又作了明确规定,强调了动作规格化、注重功力和加强攻防意识,提出了高、难、美、新的发展方向。使长拳逐步走向国际体坛。长拳的方法极为丰富,手法主要有冲、劈、崩、贯、砸等拳法,推、挑、撩、劈、砍等掌法,顶、盘、格等肘法;腿法主要有弹、蹬、踹、点、铲、踢、里合、外摆、拍、扫、等;还有各种摔法、拿法、跳跃、平衡等。其运动特点是撑拔舒展、劲顺击长,快速有力、灵活多变,窜蹦跳跃、腿法较多,节奏鲜明、气势磅礴。

手法

1.拳法

1冲拳:拳从腰间旋臂向前快速击出,力达拳面;侧冲、上冲要求同此,唯方向不同。

2劈拳拳自上向下快速劈击,臂伸直,力达拳轮;抡劈时臂要抡成立圆劈击。

3)撩拳:拳自下向前上方弧形直臂撩击,力达拳眼或拳心;反撩力达拳轮或拳背、拳心。

4)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

5崩拳:臂由屈到伸,运用前臂和腕力经下向前崩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拳面。

6)栽拳:臂由屈到伸自上向下或向前下栽,速度要快,臂伸直,力达拳面。

7)砸拳:臂上举,而后屈臂下砸,拳心向上,力达拳背。

8横拳:直臂自侧面向前、向后平扫横击,力达前臂及拳背或拳轮、拳眼。

9)抄拳:臂微屈,拳自下向前上方抄起击打,高不过头,拳背向前,力达拳面。

2.掌法

1推掌:掌由腰间旋臂向前立掌推击,速度要快,臂要直,力达掌外沿。

2)挑掌:臂由下向上翘腕立掌上挑,力达四指。

3穿掌:手心向上,臂由屈到伸,沿身体某一部位穿出,力达指尖。

4)插掌:臂由屈到伸,直腕向下或斜下插掌,力达指尖。

5撩掌:手心向前上,直臂向前撩出,速度要快,力达掌心。

6)劈掌: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

7)砍掌:仰掌向左、俯掌向右击打,力达掌外沿。

8)按掌:自上向下按,手心向下,力达掌心。

9)拍掌:俯掌直腕下拍,快速有力,力达掌心。

10)亮掌:臂微屈,抖腕翻掌,举于体侧或头上。

11)搂手:手心向下,向斜外侧划弧,力达掌外沿。

12)刁手:手腕由伸到屈,向内或向外刁捋,力达手指。

13)缠手:以腕关节为轴,手掌由内向上、向外缠绕,同时臂外旋,使手心转向上抓握。

14)舞花手:两臂交叉,以腕、肘、肩为轴绕环,幅度可大可小,配合协调。

3.肘法

1)顶肘:屈肘握拳,手心向下,肘尖前顶或侧顶,力达肘尖。

2)盘肘:手臂平举,拳心向下,前臂由外向内盘肘。

3)架肘:屈臂内旋上举,手心向外为架肘。

4)里格:前臂上屈,手心向里,力在前臂,向体内横拨为里格。

5)外格:前臂上屈,向外横拨为外格。

步法

1、上步:后脚向前迈步。

2、退步:前脚向后退步。

3盖步:一脚经另一脚前横迈一步,两腿交叉。

4插步:一脚经另一脚后横迈一步,两腿交叉。

5行步:两腿微屈,行步平稳,步幅均匀,重心不得起伏,不允许腾空。

6、纵步:一脚提起,另一脚蹬地前跳落地。

7、跨跳步:后脚蹬地跳起,前脚前摆落地。

8、跃步:后脚提起前摆,前脚蹬地起跳,接着后脚向前落地。

9、踏步:一脚提起向地面踏跺,另一脚向前上步。

10、击步:后脚去碰前脚腾空落地。

腿法

1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向前弹出,高不过腰,膝部挺直,脚面绷平,小腿弹出脆快有力,力达脚尖

2、蹬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用脚跟猛力蹬出,高不过胸,低不过腰。前蹬时上身正直;侧蹬时上身稍侧倾;后蹬时上身前俯与后蹬腿成水平。

3、踹腿:支撑腿直立或稍屈;另一腿由屈到伸,脚尖勾起内扣或外摆用脚底猛力踹出。高踹与腰平;低踹与膝平;侧踹时上身斜倾。

4正踢腿:支撑腿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膝部挺直,脚尖勾起前踢,接近前额,动作要轻快有力,上身保持正直。

5、侧踢腿:脚尖勾起,经体侧踢向脑后,其他同正踢腿。

6、里合腿:支撑腿自然伸直,全脚着地;另一腿从体侧踢起经面前向里作扇面摆动落下。其他同正踢腿。

7外摆腿:同里合腿,惟摆动方向相反。

8、直身前扫:上身正直,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扫转一周以上。

9、俯地后扫:上身前俯,两手推地,支撑腿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后扫一周。

10、单拍脚:支撑腿伸直;另一腿脚面绷平向上踢摆;同侧手在额前迎拍脚面,击拍要准确响亮。

11、斜拍脚:同单拍脚,惟用异侧手迎拍脚面。

平衡

1、前提膝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体正直,另一腿在体前屈膝高提近胸,小腿斜垂里扣,脚面绷平内收。2、扣腿平衡:支撑腿屈膝半蹲,另一腿屈膝,脚尖勾起并紧扣于支撑腿的膝后。

3、燕式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上身前俯略高于水平,挺胸展腹;后举腿伸直,高于水平,脚面绷平。

4、望月平衡: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侧倾拧腰向支撑腿同侧方上翻,挺胸塌腰。另一腿在身后向支撑腿的同侧方上举,小腿屈收,脚面绷平,脚底朝上。

5、朝天蹬平衡;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用手经体侧上托,脚尖勾起,脚底朝上,高与头平。要求上蹬的腿能贴近耳侧或扳向头后,支撑腿站稳,身体立直。

6、仰身平衡;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后仰接近水平;另一腿伸直向体前上方举出,脚面绷平,挺胸抬头,双臂分别向两侧平展。

7、后插腿低势平衡;支撑腿屈全蹲;另一腿挺膝伸直,从支撑腿后向侧前方平举,脚尖勾起挺胸收腹,上体微侧倾。

跳跃

1腾空飞脚:摆动腿高提,起跳腿上摆伸直,脚面绷平,脚高过肩,击手和拍脚连续快速、准确响亮。

2、腾空摆莲:摆动腿要高,起跳腿伸直外摆,脚面绷平,脚高过肩,两手依次击手拍脚共成三响,不能有一响落空。

3、旋风脚:摆动腿直摆或屈膝,起跳腿伸直,腾空转体270°,异侧手击拍脚掌,腿高过肩,击拍响亮,转体360°落地。

4旋子:一腿摆起,另一腿起跳腾空;两腿伸直后上举在空中平旋,脚面绷平,挺胸、塌腰、抬头,旋转一周后落地。

5、大跃步前穿:前跳距离须大于弓步,在空中挺胸抬头、肢体伸展。

跌扑滚翻

1、抢背:一脚起跳腾空前跃,上身卷屈,肩、背、腰、臀依次着地翻滚,轻快圆活,起身迅速。

2鲤鱼打挺:迅速挺腹,两腿下打宽不过肩,起立轻快。

3、扑虎:腾空要高,落地要轻。手、胸、腹、膝依次着地,两腿稍屈并拢或稍稍分开。

4、栽碑:身体挺直前倒,两臂屈肘握拳举于胸前,倒地时身体平直、两腿并拢,以两前臂或两掌着地。

5、盘腿跌:腾空过腰,在空中成侧卧;落地时下面腿的大小腿外侧与两掌同时着地。

6乌龙绞柱:肩、颈着地,腰腿竖直,两腿在空中相绞,幅度要大,动作要轻快敏捷。

7、扑地蹦:两腿并拢,两肘夹紧,身体挺直,平起平落,轻快连续。

技术要领

长拳在技术上有八点要求:

姿势。头正,颈直,沉肩,挺胸,直腰,敛臀,上肢舒展、挺拔,下肢稳定、匀称。

动作。在做踢、打、摔、拿等技击动作时,起止点、路线、力点都要清晰。

身法。要把躯干活动和吞、吐、闪、展、冲、撞、挤、靠等攻防变化紧密结合起来。

眼法。要做到手眼相随,手到眼到,通过眼神把一招一式的内在意识充分表达出来。

精神。要全神贯注,表现出勇敢、机敏、无所畏惧的气概。

劲力。要有刚有柔,要刚而不僵,柔而不松,刚柔相济,发劲时有爆发力;要以意识支配动作发力,并以气息配合,做到内外合一。

呼吸。讲究提、托、聚、沉四法。跳跃时用提法,静止性动作用托法,刚劲性动作用聚法,由高到低的动作用沉法。

节奏性。在演练中,快与慢、动与静、刚与柔、起与伏等多种矛盾的对比越鲜明,越突出,节奏性越强。长拳动作舒展,关节活动范围较大,对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弹性都有较高要求。同时,由于长拳动作大多是用大肌肉群来进行活动的,要求肌肉活动量大而且迅速,需氧量较大,因此对提高心肺功能也有良好作用。

初级长拳第三路的动作名称

预备势

两脚并步站立,两臂垂于身体两侧,五指并拢贴靠腿侧,眼向前平视。

套路大致如下:

1.虚步亮掌 2.并步对拳 3.弓步冲拳 4.弹腿冲拳 5.马步冲拳 6.弓步冲拳 7.弹腿冲拳

8.大跃步前穿9.弓步击掌 10.马步架掌 11.虚步栽拳 12.提膝穿掌 13.仆步穿掌

14.虚步挑掌 15.马步击掌 16.叉步双摆掌 17.弓步击掌 18.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19.歇步抡砸拳 20.仆步亮掌 21.弓步劈拳 22.换跳步弓步冲拳 23.马步冲拳

24.弓步下冲拳 25.叉步亮掌侧踹腿 26.虚步挑拳  27.弓步顶肘28.转身左拍脚

29.右拍脚 30.腾空飞脚 31.歇步下冲拳 32.仆步抡劈拳  33.提膝挑掌

34.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35.结束动作:虚步亮掌 36.并步对拳

还原,两臂自然下垂,目视正前方。

特点

该拳的特点是在出手或出腿时以放长击远为主,其动作撑长舒展、筋顺骨直,有时在出拳时还配合拧腰顺肩来加长击打点,以发挥长一寸强一寸的优势。套路动作数量和趟数一般较多,长拳中也间或使用短拳,但整套动作是以长击动作为主。长拳的基本技法规律包括:顶头竖脊,舒肢紧指(趾);形合力顺,动迅静定;以眼传神,以气助势; 阴阳相依,相辅相衬。另外,古时太极拳的别称。

基本要求

手要捷快

长拳的手法,须拳如流星,要迅疾、敏捷、有力。这不仅是在拳、臂挥舞时要如此,而且在掌、腕的细微动作里也要如此。上肢运动要达到拳如流星这种要求,就必须松肩活肘,使肩、肘、腕等关节在运动时力求松活顺畅,以迅疾不及掩耳之势,先声夺人

(续)


返回顶部

潮汕武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8-2013 desgin by wanbo 技术支持:万博科技
QQ:121998899 邮箱:121998899@qq.com 粤ICP备14013667号
全国服务热线:4008-236-889http://www.chaoshanws.com/skins/wsw/APP/Tpl/images/top_banner.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