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潮汕武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潮汕元宵节

点击数:22212014-02-10 17:39:40 来源: 潮汕武术网

潮汕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这是因道教信奉三官神(天官、地官、人官),以正月十五为天官当令,称上元节,祈望天官赐福。潮汕各地元宵风俗活动内容大都有吊花灯,游花灯,舞狮,猜灯谜、吃汤丸等,其主要内容在灯,故又称灯节,它有最浓厚的游乐色彩,故称闹元宵。

一、赏灯

潮汕俗语曰:“一年一度元宵明。”这一天,明月皎洁,高悬碧空, 而人间万家灯火、金碧辉煌,真可谓天上人间,惧成灯火世界了。元宵节在潮汕人眼里,地位只稍亚于春节。敌此,从十三日起;便已经开始准备过节了。例如,海丰人在十三日便开始“搭灯棚”了。这天,街头卖灯笼的,将各式各棒的灯笼高高悬挂,供人观赏选购,而且神庙和宗祠里都挂着很多花灯。小孩子更显得兴奋异常,在那里敲锣打鼓“开灯”。普通人 家要备很多茶点请亲戚来吃喝,这叫做“喝灯茶”。即使没人邀请,但只要你有雅兴,随便走进一户人家,都会受到主人的热情款待。在农村,如果当年有生男孩的人家,自农历十一日起,就陆续到乡中宗族祠堂挂灯。有钱人家挂四至五层,普通人家一至两层。花灯的底座系用竹架搭成,上面的人物则用铅线丝纸做躯壳,再按不同身份穿上真人一 样的服装,面部用石膏作模裱纸脱胎;外面涂粉,再用国画颜色涂绘。人物可大可小,周围再配景。每座灯屏下贴着的红纸写明该户姓名,以让人观赏比较。从十一日挂灯这一天起,称为”起灯”。“起灯”实际上是“起丁”,是新出生男孩的入族仪式,暗含祝前程光明远大的意思。这是重男轻女的旧俗,封建落后思想的一种表现。起灯人家,自起灯之日起,每晚都要到宗族祠堂去点灯,直到十八日收灯为止。

赏灯一俗,传说自汉代便有了。汉惠帝刘盈死后,周勃、陈平扫除诸吕,拥刘恒为帝。平定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当这个晚上,刘恒出宫游玩,与民同乐,这是元宵的开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灯之俗始于隋唐。

《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外,绵亘八里……以昏达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载:“韩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此俗代代相传。

潮汕人在这一天无论妇孺老幼,都兴奋异常,早早祭过祖先,用过晚饭便上街游玩赏灯了。大宗祠里的灯棚前,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好一派欢乐气氛。灯棚上,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以及各种各样的宫灯,汇成一条金色火龙,在这火龙映照之下:董卓、貂蝉、吕布、关羽、秦琼、陈三、五娘等等人物栩栩如生,维妙够维肖。潮汕的《百屏灯》歌谣唱曰:

活灯看完看纱灯:头屏董卓凤仪亭,貂蝉共伊在戏耍,吕布气到手槌胸;二屏秦琼倒铜旗;三屏李素射金钱;四屏梨花在吸毒;五屏郭槐卖姻脂;六屏点将杨延昭;七屏张飞战马超;八屏孔明空城计;九屏李旦探凤娇;十屏关爷过五关;十一昭君去和番;十二赵云救阿斗;十三刘备取西川;十四大将魏文通;十五冻雪韩文公;十六郑恩下河东;十七时迁去偷鸡;十八良玉在思钗;十九桂枝在写状;二十碧英遇张千;廿一莺莺在听琴; 廿二秦琼战杨林;廿三李密双带箭;廿四劝君朱买臣;廿五三休樊梨花;廿六秦琼去夺魁;廿七雪梅教商路;廿八元贵打秦梅;廿九金真扫纱窗;三十说古一韩朋:卅一宛城遇张秀;卅二秦桧风波亭;卅三金花在掌羊;卅四大战太平桥;卅五李逵打老虎;卅六陈三共五娘;卅七唐王游月宫;卅八同平清风亭;卅九苏秦假不第;四十八宝遇狄青;四一霸困困乌江;四二走贼遇瑞兰;四三庞统连环计;四四太公遇文王;四五蒙正赴彩楼;四六关公去辞曹;四七大破万仙阵;四八五虎战牛皋;四九三娘在夺槌;五十永清去打擂;五一武松收方腊;五二杨任收张奎;五三大战野熊仙;五四孙膑遇庞涓;五五三鞭遇二锏;五六秦琼救李渊;五七三打祝家庄;五八削发杨五郎;五九李通带家眷;六十潘觉跳油汤;六一薛蛟遇狐狸;六二打兔刘咬脐;六三王莽篡帝位;六四上表蔡伯喈;六五狄青解征衣;六六吴王纳西施;六七辕门欲斩子;六八董永遇仙姬;六九三英欲落山;七十挂帅杨令婆;七一周仓擒庞德;七二刘邦斩白蛇;七三乃是女搜宫;七四魏征去斩龙;七五火烧葫芦谷;七六刘备去招亲;七七国公打李良;七八黄忠战(王番)璋;七九子龙战张郃;八十张公困睢阳;八一大战夏侯渊;八二投江钱玉莲;八三包公欲截侄;八四篡位武则天;八五仁贵返回窑;八六杨衮在教枪;八七辕门在射戟;八八烈女许孟姜;八九专渚刺王僚;九十文广去收妖;九一武松欲歇店;九二仁贵平西辽;九三海瑞打严嵩;九四妲妃迷纣王;九五罗通去扫北;九六寡妇征西番;九七万历小登基;九八武王反西岐;九九摘印潘仁美;百屏拜寿郭子仪。

从这可以看出,百屏人物故事,不少是从传说中来的,也有的取材于潮剧人物,当人们看到这一屏屏花灯时就仿佛在翻阅一个个优美的故事。

二、掷弥勒佛

元宵夜,潮州府城的街巷拐角的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搭起一个个以竹竿做骨架,下面插满榕树枝叶、张灯结彩的彩棚。棚子里面塑有一尊大弥勒佛,肥头胖脑,长耳垂肩,裸着大腹便便的上身,似坐似卧,笑容可掬。在弥勒佛身上放着一些潮州浮洋出产的泥塑彩娃。棚主放过了喜炮之后,掷弥勒佛活动就开始了。人们在距离弥勒佛一丈多远的竹栏外,用铜钱瞄准那些彩娃,使劲掷去。,如果彩娃被击中,即为中彩,棚主将破击中的彩娃拿起用红纸包了赠送给中彩者作为纪念。有时击者的劲太大了,击碎了彩娃,棚主会重新拿一个补上。在一些较难击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鼻尖等,则是中一赠三。这彩娃俗称为“喜童”。人们认为:击中了,来年定能早得贵子早发财。故此,那些刚当新郎的小伙、刚娶儿媳妇的公公,由于抱子孙心切,即使投几百次也在所不惜,一经击中棚主和围观者即喝彩道贺。

三、唱采茶歌

院校夜的娱乐活动,过去尚有唱采茶歌一俗。元宵前后,各乡各村除了游灯之外,还有扮唱秧歌,其中最为美妙清丽的是采茶歌。在乡里挑选一些眉清目秀的男孩子扮成采茶女每一队8人或12人,手里提着花蓝,扮成采茶烊子,载歌载舞,十分动人。队首有人手里提着彩灯,“采茶女”的进退步伐,都以队首彩灯为指挥。《岭南杂记》中录有潮州采茶歌二首:“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大姊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来,中央绣出采茶人。”

四、落祠堂、坐大菜

在不少较为偏僻的乡村,过去有一种叫“新娘落祠堂”的元宵习俗,即是村里当年新婚的新娘,元宵夜要到宗祠去观灯。新娘事先必须打扮一番,上穿大红褂子,下着长裙。富贵人家的媳妇要头戴凤冠,珠帘垂面,普通人家的媳妇则戴用染色羽毛及色绒扎成的半月形的“文明帽”,再用二丈多长、中间扎一团大花的红绸,缚戴在“文明帽”上,然后让红绸从两鬓下垂到地面。这样的打扮,真是“婀娜随风转,窈窕世无双”,仿佛是仙女下凡来。打扮完毕后由同伴,或者亲戚相陪到祠堂观灯。宗祠里面,人群熙熙攘攘,有人为了观灯,有人却纯粹为了看新娘。新娘们到了祠堂后,先焚香祷祝,祈求明年得子。拜毕,绕堂一周,逐屏观看,嗣后走出祠堂看“神前戏”,同时,也让他人观看,然后方可回家。这一习俗,就称为“新娘落祠堂”,现已少见。

未婚的站娘,在这一夜,会拉上同伴,静悄悄地跨进人家的菜园子,然后羞答答地坐在芥菜上面,此所谓“坐大菜,明日选个好夫婿”,这是妇女们至关重要的一个机会。这种民俗,现在也很难见到了。

另外,还有热热闹闹的猜谜活动,潮汕是著名谜乡,其谜典雅深奥,深受谜界好评。但猜谜现在已经不再是元宵节所特有的游艺活动,在春节、中秋等节日中,也常举行。


下一篇:潮汕文化(1) 上一篇:潮汕文化简介

返回顶部

潮汕武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8-2013 desgin by wanbo 技术支持:万博科技
QQ:121998899 邮箱:121998899@qq.com 粤ICP备14013667号
全国服务热线:4008-236-889http://www.chaoshanws.com/skins/wsw/APP/Tpl/images/top_banner.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