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潮汕武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潮剧文化(4)

点击数:44362014-05-02 19:59:34 来源: 潮汕武术网

                                 

             

                           

  潮俗祭祀之风甚炽。旧时的演戏活动,多围绕着祭祀活动举行。祭祀对象大抵两个方面:一是姓氏宗族祖先;一是村社的社神(俗称地头神)以及其它各类神明。潮地人文有其特点,历来是聚族而居,因而宗祠和神庙(俗称老爷宫)星罗棋布,大异他州,祭祀活动也很有组织。宋元以前每逢祭祀须奏音声、以谢神贶,大概到了明代以后,这种奏音声便多被戏曲所代替。

《揭阳县志·风俗》载:仲春祭先祖,是月多演戏;谚谓正月灯,二月戏可是辛亥革命以后,宗族祭祖的演戏活动已日见减少,而配合祭神谢神的演戏习俗仍十分活跃。及至抗战开始,潮汕沦陷,民生困苦,戏班大批流散,这个习俗才大大衰减。

正月游神戏

正月在过去农事还不忙,潮汕各地普遍举行游神的娱乐活动,音乐舞蹈与戏剧活动最为热闹。但潮阳却是正月游灯,二月游神

三月妈生戏

潮汕沿海各地遍立天后圣母庙。旧历三月廿三日为圣母神诞,俗谓妈生,皆极隆重;演戏谢神,尤以渔民区为甚。

五月龙船戏

旧历五月初五,潮汕水乡普遍举行赛龙舟活动,有些村社并要请戏凑热闹,有的向邻村借龙舟,也得以戏还礼。

丢彩

丢彩即喝彩,是潮剧观众的一种习俗。竞以青蛙白镪掷歌台上,贫者辄取巾帻衣带便面香囊掷之,名曰丢彩。次日,则计其所值而赎之,伶人受值称谢,争以为荣。这是乾隆《潮州府志·社会》所记载的现象。清代末期则随棚恶少,三五成群,俗谓之交沙客;掷果抛衣,以博小旦一顾,谓之谢目箭。(王定镐:《鳄渚摭谭》)喝彩捧场习俗,一直延续到建国后。

9 潮剧历史

潮剧,因形成于广东潮州地区而得名,俗称潮调潮音戏白字仔戏,明末已在闽南的诏安、云霄、平和、东山、漳浦、南靖等地广为流传,与梨园戏关系密切。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由建阳麻沙出版的《荔镜记》剧目,用泉、潮二腔演唱,同时,吸收南音的音乐曲调。据清顺治《潮州府志》载:明末清初,潮剧是杂以丝竹管弦之和南音土风声调。乾隆版《潮州府志》载:所演传奇,皆习南音而操土风声歌轻婉,闽、广参半。演出剧目的唱白以闽南方言杂潮语,故清李调元认为潮音似闽

清代,潮剧在闽南十分繁盛。乾隆十三年(1748),漳浦蔡伯龙在《官音汇解释义》中称:做正字,唱官腔;做白字,唱泉腔;做潮调,唱潮腔……”嘉庆二十一年(1816)《云霄厅志》载:俗好演剧,导淫增悲,岂可使善男女见之?今虽不能尽革,亦当取其有裨风教者,编成歌曲,庶听之者可以兴起良心,不为无助。

从清末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潮剧发展兴盛时期。据《云霄县志》卷四风土载:按本邑今唯潮音剧盛行,查此剧喜演乡曲,流传鄙俚不堪之小说,以迎合妇孺。每一唱演,则通宵达旦,举国若狂。而且每岁一街社最少演出十数台,所费不赀。龙岩近城各坊也越境招致竞聘潮剧演出。所演剧目,按内容题材分为大锣戏、小锣戏和苏锣戏三大类。大锣戏多为传统剧目,保留有《蔡伯喈》、《刘智远》、《郭华》、《拜月记》、《荆钗记》等一批宋、元南戏;小锣戏多取民间题材,为生活小戏,如《桃花搭渡》、《益春藏书》;苏锣戏则属于公堂戏和武打戏。

抗日战争时期,潮剧处于衰落阶段,原先云霄县有30多个班社,到此时只剩下3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潮剧在闽南又得复兴,云霄、诏安、东山、平和成立有县级专业剧团。60年代,漳州地区专业与业余的潮剧团发展到近200个。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些剧团全被解散,直至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才得到恢复。1979年、1981年,诏安县潮剧团先后接待了日本铜锣剧团及官原大刀夫等国际友人。1982年,剧团还到深圳、广州等地演出。19892月,应泰国黄金丰岛慈善发展机构的邀请,东山县潮剧团首次出访,时间长达45天,演出《侠女徐凤珠》、《围城记》、《秦香莲》、《妲己乱纣》、《易婚记》、《杜王斩子》等14个剧目,观众达50000多人次。

19948月,平和县潮剧团应香港新天地潮剧团邀请,赴港作为期58天的访问演出。19957月至8月,诏安、平和潮剧团、云霄县青年潮剧团均应香港联艺公司邀请赴港演出。同年9月,云霄县潮剧团赴新加坡演出《花蕊夫人》、《碧血瑶阶》等,10天共有观众10000多人。为丰富广大群众对潮剧的爱好,19966月,组建首家民营潮剧团。1996年元月与8月,东山潮剧团两度应邀赴香港演出32场;12月,诏安县潮剧团亦赴泰国演出,一年之内,出访三次。1997年,4月与8月,诏安、平和、云霄三县潮剧团分别赴新加坡与香港地区演出一个月。(完)

下一篇:潮汕十八怪(1) 上一篇:潮剧文化(3)

返回顶部

潮汕武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8-2013 desgin by wanbo 技术支持:万博科技
QQ:121998899 邮箱:121998899@qq.com 粤ICP备14013667号
全国服务热线:4008-236-889http://www.chaoshanws.com/skins/wsw/APP/Tpl/images/top_banner.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