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潮汕武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截拳道(3)

点击数:23492014-05-03 23:43:35 来源: 潮汕武术网

              

  

截拳道引用有什么意义?

截拳道引用是为了修身养性,树立习武信心,增加智慧和培养坚强的意志以禅的修悟认识自己,认识武术的博大精神,从而陶治武术情趣,更深刻地认识和剖析武术精神的内涵。

振藩功夫

振藩功夫,又叫振藩国术、振藩拳法,后期又称做振藩拳道(实际上已是创立初期的截拳道).众所周知,李小龙宗师本名叫李振藩李小龙只是他在香港拍电影做童星时起的艺名.因此,从在西雅图开设第一间武馆起李小龙便用自己的本名将武馆命名振藩国术馆(Jun Fan Gung-Fu Institute),而把自己传授给学生的武术体系命名振藩功夫(Jun Fan Gung-Fu,简称Jun Fan),有中华民族,龙的传人威震藩邦、扬威海外之意.(注:Jun Fan是李小龙按振藩二字的汉语广东话发音拼写的英文拼音.另,李小龙把功夫二字拼作Gung-Fu,与海外武术界常见的拼法Kung-Fu略有不同.这里请读者注意.)由于李小龙是一位求真务实,不断开拓进取的武术家,旅居美国的12年中,始终坚持一边自己研究、锻炼、提高,一边将不断发展进化的武术体系传授给学生.因此,振藩功夫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武术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进化,不断自我完善的,生机勃勃的武道哲艺进程.创立之初的振藩功夫主要是经李小龙改进的咏春拳技术(当时尚传授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咏春拳套路,以及单、双黏手木人桩等训练内容)、中国南北两派的一些拳法精华和三节棍、长棍、长枪等传统兵器;中后期的振藩功夫又有了很大改变,废除了咏春传统套路,而保留了咏春实战精华散手和黏手、木人桩等训练内容,在咏春拳原有的定步黏手基础上又增加了活步黏手,并进一小丰富和充实了木人桩技法。同时,开始广泛吸收拳击、击剑、空手道、跆拳道、泰拳和柔道等世界流派武技之精华,实际上,已是发展和完善了的振藩与创立初期的截拳道的混合体。由于李小龙的武道哲艺进程是一个连续不断、密不可分的过程,因此,在振藩功夫截拳道之间并没有一道二分明显的分界线。今天,我们圈内人士都把1964年李小龙对三藩市功夫教头黄泽文的一场实战比武视做从振藩截拳道的转折点。19648月,美国加州三藩市(旧金山)。李小龙由于坚持传授异族学员中国武术(振藩功夫),受到当地保守的国术界的最后通牒,被迫接受挑战,与一名来自香港的华人武师黄泽文恶战一场。两人各使传统武术,交起手来均感打得十分别扭。李小龙虽经硬拼顽强取胜,却赢得很不痛快。一场本应几秒钟便结束的战斗,却拖拖沓沓打了几十秒钟才将对手搞掂。这远不是他理想中快打速胜的结果。这场比武,导致李小龙对传统武术的套路技术深刻彻底地反思,最终抛弃了套路,创造出无固定技术动作、无套路形式的截拳道。与此同时,李小龙还邀出席了1964年度长堤国际空手道锦标大赛,并结识了美国空手道之父埃德.帕克、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空手道擂台悍将罗礼士菲律宾魔杖大师伊鲁山度、柔术大师威利.杰伊美国柔道之父吉恩.勒贝尔等一大批武坛顶尖的名家高手,与他们互相交流、切磋、学习,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武术体系,为截拳道的诞生铺平了道路。在截拳道创立初期,考虑到其武术与哲学体系尚未发展完善,李小龙并没有马上向自己的学生及外界公开这一名称,而是仍把它称做振藩功夫振藩拳道,直至3年以后的1967年才正式宣布截拳道的诞生。

概念派截拳道踢拳、地面绞杀,冷兵格斗、现实综合运用为主要内容,提倡模拟综合格斗训练。

包括截拳道特殊训练器械、沙包、木人桩、防护靶等等,从而在截拳道训练课程中进行带氧及无氧运动。各类型的截拳道能锻炼出具有力量感的体型外,更能锻炼你的思想、体能、胆量、集中力、意志力、自卫力、以及不同的搏击格斗技巧及目标等,概念截拳道亦是一种最佳时尚的搏击、健身运动,能够令你变成一个力量、心智外型一流的人。

学会如何运用截拳道的拳、脚、肘、膝、摔、锁、拿等格斗技术之后,能感受到一个格斗高手的愉悦心态和突破生理极限美妙。概念截拳道训练课程──全面学习振藩截拳道初、中、高级实战搏击技法,改良派咏春拳自由搏击(踢拳)全部课程和混合格斗地面(柔术)技术以及截拳道高级哲学理论知识。

未来发展

截拳道分成了两派,概念派和原始派。我们今天国内看到的,多数是原始派也就是振藩武术和后期截拳道。

所谓概念派,也就是不教授招式为主,而是通过不同体系所使用的技术来启发练习者完善自我,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去掉对自己没有用的部分。更接近于格斗的本质。

截拳道的真实意义在于启发练习者完善自我,发掘自身的特点,认识问题的本质,通过手指(招式)看到月亮(招式背后的实际用途和本质)。

10 亲传弟子

1严镜海(詹姆斯··李,James Yimm Lee):是李小龙在屋仑时期的助教(已殁)

2丹尼·伊诺山度(伊鲁山度,Dan Inosanto):与李小龙关系亦师亦友,截拳道概念Jeet Kune Do Concept”的主要提倡者。

3木村武之(Taky Kimura):李小龙在西雅图时期振藩国术馆的首位助教。

4杰西·格洛弗(Jesse Glover)

5·刘易斯(Joe Lewis)

6、艾伦·(Allen Joe):李小龙在屋仑时期的弟子。

7George Lee:李小龙在屋仑时期的弟子,李小龙的训练器械制造师之一。

8黄锦铭(Ted Wong):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时期的入室弟子,生前常在世界举办有关截拳道的研讨会与私人教学,原本派截拳道的主要提倡者(已殁)

9李凯(Lee Kai):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的弟子,现从事振藩截拳道的教学。

10、理查德·巴斯蒂罗(Richard Bustillo):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的弟子,现指导加州IMB学院并在研讨会教学。

11Larry Hartsell: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弟子,曾在加州LAMA学院任教并在研讨会教学。

12Herb Jackson: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的入室弟子,李小龙的训练器械制造师之一。

13Bob Bremer: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弟子,现从事小规模教学与研讨会教学。

14Pete Jacobs: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弟子,现从事小规模教学。

15Steve Golden: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弟子,曾在太平洋西北地区从事小规模教学与研讨会教学(已殁)

16、、Jerry Poteet:李小龙在洛杉矶唐人街时期弟子,生前曾担任电影武打设计和从事私人教学(已殁)

17、莲达··卡德威尔(Linda Lee Cadwell,李小龙夫人)

18李国豪

11 截拳道创拳记

19594月下旬,在香港的九龙城进行了一次中国武术各流派之间的比赛,李小龙作为叶问宗师的弟子代表咏春门参加了比赛。那时,李小龙用的名字还是李振藩,当时是其他门派挑战咏春门。

这次比武的经过被李小龙写入了日记。根据日记的记载,他的对手是一个练过四年拳的人,但日记中并未谈到此人属于何种拳派。比武的地点是一座大厦的屋顶,那里有一个篮球场。比赛规则规定,凡被击出或逃出篮球场者为负。在李小龙准备脱去上衣的时候,他的对手突然出拳猛击李小龙的面门,顿时使比赛的规则形同虚设,双方乱斗在一起。不久,李小龙便占据上风将对手击倒在地,李小龙为了泄愤,又朝对手的面部猛踢两脚,对手被踢得牙齿断落。尽管对手的那记偷袭把李小龙的眼圈打得乌青,但是李小龙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无奈对手的父母向法院提起诉讼,一场官司等着李小龙。

李小龙无法再在香港容身,于是他的父母决定将李小龙送到美国去。由于李小龙出生于旧金山,所以是该市的市民。19595月,李小龙只身前往美国旧金山上学。同年9月,李小龙在西雅图从爱迪生工业高等学校进入华盛顿大学哲学系进修。他仔细研究了自己所学的咏春拳,并以其为母拳,创立了一种新的拳种,并将这种功夫命名为振藩功夫,其后成立了振藩国术馆,收徒传授武功。

19647月,李小龙转往奥克兰发展。翌年8月,他在该地开设奥克兰振藩国术馆。在奥克兰生活的那段时间使李小龙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特别是与黄得文之间的那场比赛。

当时中国武术界的封闭意识较重,基本不将中国功夫传给外国人,特别是当地华侨,这种封闭意识更为强烈。但是,李小龙在教授武功时不分种族,也向外国人传授。

居住在旧金山唐人街的华人们就此事再三与李小龙进行交涉,希望他能罢手,不要再将武术传于洋人,但是李小龙对此总是置之不理。被激怒的唐人街方面为了教训李小龙,请来了黄得文。据说,黄得文是白鹤拳门中人,实际,对他的情况并不了解。

1964年底,黄得文率领门徒等共10人出现在李小龙的武馆,要求李小龙答应不再招收外国学员,不然的话,就要以武相见。如果李小龙比武失败,则要么关闭武馆,要么接受唐人街方面的要求。这等于是唐人街方面的最后通碟。当初,唐人街方面并未想将事情闹成这样,只想用威胁的方法迫使李小龙让步,没想到李小龙竟然真的接受了黄得文的挑战。根据李小龙的提议,双方决定这场比武不设任何禁止使用的手段,也就是说,这是一场没有任何规则限制的打斗。

就这样,在李小龙与伊鲁山度的交谈之中,截拳道这个名字产生了。19672月,洛杉矶振藩国术馆开张收徒。在李小龙发给伊鲁山度的三种认证书中,有“Jun Fan Kung Fu Institute振藩国术馆“BRUCE LEES TAO OF CHINESE KUNG FU振藩拳道“BRUCE LEE'S JEET KUNE DO截拳道的字样。并且,在同年发行的美国技击刊物《BLACK BELT(黑带)十月号和十一月号的杂志上初次使用了“JEET KUNE DO”这样的称谓。由此,截拳道这个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知。( )

下一篇:跆拳道(1) 上一篇:截拳道(2)

返回顶部

潮汕武术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8-2013 desgin by wanbo 技术支持:万博科技
QQ:121998899 邮箱:121998899@qq.com 粤ICP备14013667号
全国服务热线:4008-236-889http://www.chaoshanws.com/skins/wsw/APP/Tpl/images/top_banner.gif